发布日期:2025-08-21 18:32 点击次数:164
工人日报记者 莫荞菲
热点播报
HOTSPOTS
全球饥饿问题仍然严峻
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整体饥饿形势较前几年有所缓解。然而,在地区冲突和资金不足的影响下,部分热点地区的饥饿问题仍在持续恶化。
饥饿形势有所改善
当地时间7月28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第二届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阶段成果总结推进大会上,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布《2025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
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约8.2%的人口处于饥饿状态,较2023年的8.5%和2022年的8.7%有所下降。从人口规模推算,2024年约6.73亿人遭遇饥饿,较2023年减少1500万人,较2022年减少2200万人。
报告显示,东南亚、南亚和南美洲的改善趋势是推动全球饥饿人数下降的主要因素。但这一进展在全球范围内并不均衡,非洲和西亚多个地区饥饿状况持续恶化,尤其是在陷入长期粮食危机的国家,饥饿人口仍在增加。根据当前预测,到2030年全球可能有5.12亿人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其中近60%将在非洲。
报告认为,全球在应对粮食不安全方面距离新冠疫情前的水平仍有差距,更难以在2030年前实现“零饥饿”这一可持续发展目标。
报告强调,尽管当前全球饥饿形势略有改善,但粮食获取不平等、营养不良、儿童饮食健康等问题仍普遍存在,亟须国际社会持续投入和进行结构性改革。
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托雷罗表示,冲突和经济问题是饥饿的主要原因。报告显示,全球粮食价格自2021年起大幅上涨,到2023年1月达峰值,低收入国家涨幅更高。而与此同时,经济放缓和衰退正在影响一些经济体,这些经济体本已债台高筑,难以承担粮食进口费用。报告建议采取多种政策措施应对食品价格通胀。
“绝不能让饥饿沦为战争的武器”
尽管从上述报告来看全球整体饥饿形势有所改善,但在一些受持续冲突影响的地区,面临“灾难性”饥饿的人数却又创下历史新高。
《2025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特别提到,当前全球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万人面临“灾难性”粮食不安全状况,其中超过一半来自巴勒斯坦加沙地带。2024年加沙地带全部110万人口面临最严重的“灾难性”粮食不安全状况,这一人数几乎是2023年的两倍。
根据联合国机构今年5月发布的《2025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全球面临“灾难性”饥饿的人数增至190万人,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苏丹已被确认出现饥荒,加沙地带、南苏丹、海地和马里等地也有大量人口面临饥荒。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此前表示,和平是粮食安全的先决条件,获得有营养的食物不仅是基本需求,更是基本人权。
世界粮食计划署表示,目前加沙有三分之一居民连续几天没有进食,近50万人濒临断粮,超过20%的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营养不良。据英国广播公司当地时间7月28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警告称,加沙民众营养不良状况已达到“令人担忧的水平”,当地卫生部门统计近期有上百人饿死,其中多数是儿童。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日前表示,加沙地带“正处于饥荒边缘”,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人道主义灾难”。古特雷斯强调,冲突加剧了饥饿状况,而饥饿会进一步加剧不稳定局势,“绝不能让饥饿沦为战争的武器”。
援助资金遭到缩减
《2025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和《2025年全球粮食危机》两份报告,均对全球应对粮食危机资金遭到削减提出警告。古特雷斯则表示,全球人道主义援助资金急剧削减,这不仅是体系的失败,更是人性的失败,发生在21世纪的饥饿是没有借口的。
根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2024年发布的展望报告,2025年全球需要169亿美元资金用于援助饥饿群体。报告称,这一数字大约相当于全球两周内用于购买咖啡的支出。
美国新一届政府今年1月上台后,以“优化资金效率”等为借口大幅削减对外援助资金,紧急叫停已签署协议的对部分国家的粮食援助项目,同时以拖欠国际组织会费等方式系统性破坏多边合作,致使全球人道主义事业面临严峻挑战。
世界粮食计划署此前警告说,美国中断紧急粮食援助相当于是对千百万面临极端饥饿的民众“判处死刑”。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对援助资金的缩减,也令美国国内的饥饿问题进一步恶化。
美国媒体Axios网站近日报道称,调查显示,近年来,有时或经常吃不饱饭的美国成年人比例持续上升。5月,15.6%的美国成年人存在“食品短缺”问题,几乎是2021年的两倍。
Axios网站报道称,特朗普政府主导通过的“大而美”法案中对“补充营养援助计划”的削减,可能会导致饥饿问题更加严重。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2025年3月,超过4200万美国人接受了“补充营养援助计划”的补助,该计划为低收入家庭、低收入老年人、残疾人及其他群体提供了关键支持。而“大而美”法案将在未来十年削减2300亿美元该项目资金。同时,该法案对领取者进行更严格的要求,将申请年龄限制为64岁以上。美媒称,随着“大而美”法案的实施,预计美国部分民众面临的食品短缺状况将进一步加剧。(新闻来源:工人日报)
时事速递
HOTNEWS
速报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上调加拿大商品关税税率
美国白宫7月31日晚间发布消息说,美国总统特朗普当日签署行政令,从8月1日起将加拿大输美商品关税税率从25%上调至35%。
速报
《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在津巴布韦闭幕
《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7月31日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闭幕,各缔约方表示将继续加强国际合作以促进全球湿地治理与保护。本届大会通过《维多利亚瀑布城宣言》,倡议各方加强资源投入和政治承诺,加大对湿地保护与恢复的投资。
速报
俄地震部门:堪察加半岛近海强震后测到约千次余震
负责地震监测的俄罗斯科学院“统一地球物理局”堪察加分部主任切布罗夫7月31日说,在堪察加半岛阿瓦恰湾海域30日发生8.7级强震后,在该半岛监测到约1000次余震。俄专家普遍认为,此次强震可能是一年多来该地区地震活动的最后阶段。
速报
25%关税今日生效 印度官员: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国家利益
这是7月3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拍摄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美国政府此前威胁称将从8月1日起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25%的关税。当地时间7月31日,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戈亚尔在议会重申,印度政府非常重视保护和促进农民、工人、企业家、出口商、中小微企业以及各行业群体的福祉,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国家利益。
速报
日本第218次临时国会正式召开
日本第218次临时国会于当地时间8月1日正式召开。据此前介绍,在本次临时国会中,将选出参议院的正副议长以及各委员会委员长等职位。此外,8月4日还计划召开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首相石破茂将出席并进行集中审议。
速报
马来西亚推出第十三个发展计划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7月31日向国会提交“第十三个马来西亚计划”,规划未来5年(2026年-2030年)投资6110亿林吉特(1林吉特约合0.23美元),重点发展交通通讯、教育、卫生、治水和住房、绿色能源等领域。
速报
墨美将就限制武器和毒品贩运达成安全协议
当地时间7月31日,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墨西哥和美国已确定就限制美国武器流入墨西哥,以及墨西哥减少包括芬太尼在内的毒品进入美国达成安全协议,双方将很快签署该项协议。
数读天下
HOTDATA
9000亿日元
据日本广播协会消息,为推进福岛第一核电站报废过程中“最大难关”的核燃料残渣取出工作,日本东京电力公司预计将投入约9000亿日元用于相关前期准备。
3%
南非储备银行(央行)7月31日宣布将基准回购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7.0%,为2022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同时明确提出将货币政策目标锚定在3%的通胀目标区间下限。
2.6%
美国商务部当地时间7月31日公布数据显示,美国6月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3%,同比增长2.6%,同比增幅较5月数据高出0.2个百分点,显示通胀“升温”。
一句话小评
HOTCOMMENTS
欧洲野火今年已烧毁近30万公顷土地
极端高温、强风和持续干旱导致欧洲多地爆发野火,迫使数千人逃离家园。根据欧洲森林火灾信息系统当地时间7月29日公布的数据,截至当天,欧盟地区今年已发生1339起野火,高于去年同期的861起,近30万公顷土地被烧毁,而过去19年每年同期被烧毁土地的平均值约为16.3万公顷。
小评
面对未来可能更加频繁和极端的火灾季节,欧洲各国防灾体系将面临考验。
国际能源署:全球电力需求仍将保持强劲增长
国际能源署近日发布《2025年电力市场年中更新报告》说,尽管经济承压,到2026年全球电力需求仍将保持强劲增长,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和核能将共同满足新增电力需求。《报告》预测,全球电力需求将在2025年增长3.3%,2026年增长3.7%,尽管较2024年4.4%的增长有所放缓,但仍远高于2015至2023年间2.6%的平均增速。
小评
电力需求增长将对能源转型和电力系统韧性提出更高要求。
下一篇:没有了